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民族,在這跨越了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,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系統。民俗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至今依然發揮著指導作用。
俗語作為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。這些看似迷信的俗語,并不是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文化糟粕,因為它依然給人們提供著生活經驗。今天咱們就聊這么一句俗語,叫做:“門不朝三,窗不開四”,這是什么意思呢?家里的門窗又有怎樣的講究呢?

蓋房子可是人們生活的大事,畢竟人們辛苦一輩子,就為了建造一所既寬敞又體面的房子,所以人們對關于房子方面的講究特別重視。
第一,大門不能正對大路。
這一講究至今依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,在農村很少看到大門正對著馬路的。這是因為過去的年代不太平,經常會有戰事發生,而正對馬路的人家更容易被官軍發現,一旦官軍闖入,就容易出現災禍,所以大門盡量不要正對大路。現在社會穩定,人們依然不把大門正對大路,是因為大路上車水馬龍,不僅噪音大,而且空氣混濁,長期在這種環境中生活,容易生病。

第二,大門不能對著陰暗之地。
這陰暗之地是指墳地、水塘、密林等,這些地方給人以凄涼之感,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,人的心理容易受到壓抑,不利于健康。再有就是這些地方環境幽閉,容易引發意外,所以大門不能對著這樣陰暗的地方。
第三,大門不能對著廁所。
在農村,尤其是落后的地區,建有很多露天的廁所,這些廁所不僅遠離房屋,也方便了行人如廁。但是大門盡量不要正對著這樣的廁所,因為風水學講,大門正對廁所門為退財格局,錢財不能聚。再有就是夏天蚊蟲太多,廁所是蚊蟲聚集之地,大門正對廁所容易受招引蚊蟲,影響生活環境。

除了門有講究,窗的設置也是頗有講究的。
第一,窗戶不對門和窗。
窗戶作為通風換氣的通道,應該開設在空氣流通的地方,窗戶不能對著門或者窗,這樣不僅空氣沒辦法流通,容易生病,而且風水學認為這樣很不吉利,所以窗戶不要對門和其他窗戶。

第二,窗戶不對大樹。
窗戶不僅是通風的通道,也是采光的通道,寬敞明亮的窗戶,能為室內提供良好的采光。但是窗戶對著大樹,就會被遮擋光線,不僅起不到良好的采光,而且會增加室內的濕度,長期如此,會影響主人的健康。
第三,窗戶不對煙筒、通風口。
窗戶不要對著通風口或者煙筒,如果窗戶位于下風向,這樣一開窗戶,煙氣和異味都會飄進屋子里,長期生活在空氣污染的屋子里,很容易生病。
第四,窗戶大小適當。

窗戶的大小要適當,過去人們的房子都是為了保暖,所以普通的房子都比較小,這時候開個比較大的窗戶,不僅保暖性差,而且容易把室內的財富展露無遺,所以開窗大小要適當。現在人們比較喜歡大窗戶,大窗戶采光性好,而且現代窗戶的密封性也比較好,不用擔心保暖問題了。
結語: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,只是我們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,把這些俗語的迷信外衣撕去,取其精華去其糟粕,把好的文化傳承下去。
推薦閱讀
文章評論
注冊或登后即可發表評論
登錄注冊
全部評論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