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5-30 08:51:06
很多門店的管理者,都是從門店的銷冠提拔上來的,但是賣貨賣得好,并不代表門店管得好。
作為新晉的門店管理者,一定要深刻的認識到從門店的TOP SALES到門店管理者的變化,才能真正適應管理崗位的新要求!
筆者從以下5個方面剖析從銷售高手到管店能手的變化,希望對新晉的門店管理者有所幫助。
單一短期目標→綜合長期目標
第一個變化就是工作目標的變化,在作為門店銷冠的時候,我們的目標是每個月拿業績提成,拿活動獎勵,目標清晰可量化,整個店面的一半甚至超過一半的業績都是由我們去達成。在單一業績目標情況下,我們的目標是很清晰的,工作的好壞比較容易評價。
當我們成為門店管理者,除了業績這樣的短期目標,還會有團隊管理,店員成長,商場客情,異業協同等這些無法量化的中長期目標。這些綜合長期目標,所做的努力不一定馬上有反饋。出成果比較慢,并且,這些目標的達成如果沒有外力的協助和監督,執行過程中會容易陷入困境,所以管理者要達成目標,需要具備更全面的能力。
能力超強、團隊矚目→認可減少,成就他人
在我們是銷冠的時候,我們是團隊的焦點,是眾星捧月中的月,會得到很多公司的榮譽和贊賞,在這些贊譽中獲得強烈的成就感和認同感。
當我們成為門店管理者,獲得這些榮譽和贊賞就會減少,站在臺前接受贊譽的,通常是我們的團隊。管理職位做得越早,做得越高,被認同的概率就越低,因為上級越來越少,追求的層次越高。
因此剛做門店管理的管理者,很容易出現成就感不足,找不到動力的情況,甚至還會依賴自己那超強的銷售能力去達成業績,從而找到自己的價值,找到成就感,給自己創造安全感。
這是完全錯誤的。
作為門店管理者,一定要找到支撐自己成為門店管理者的理由,這個理由可以是賺更多的錢,也可以是幫助他人成長,更可以是達到更高的層次然后與那些高手較量,通過這些理由找到自己動力的源泉。
自己解決問題→推動他人解決
當然我們經常也會以門店業績來評判門店管理水平的好壞,但如果門店管理者還是靠自己的銷售能力去達成業績,那他一定是失敗的。很多銷冠在成為門店管理者之后,凡事親力親為,想體現自己的專業和能力,也想展示親和力,讓團隊成員養成依賴他的習慣,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,逼單要靠他,售后要靠他,活動要靠他,事無巨細,大小都來問他。導致他沒有時間思考,也沒有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情,比如梳理渠道,梳理客戶,梳理團隊人員情況,梳理目標的達成路徑。
我們要學會如何讓我們的團隊做事情。有時候,我們要學會看著團隊做錯而不去插手,因為如果一碰到問題,我們就去幫忙,團隊對我們的依賴會越來越大,就無法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成長。很多的店長會因為這份團隊的依賴而獲得成就感,但是這份依賴會給團隊帶來巨大傷害。想要團隊更加獨立去解決問題,就要放手讓他們去主動承接,哪怕犯錯。
因此,我們作為門店管理者,要從單純的解決問題,轉變成推動他人解決。從追求個人的成功,到追求團隊的成功。
自己承擔責任→承擔團隊責任
員工有沒行動力,由管理者決定,沒有低效的員工,只有無能的管理。
有的時候團隊犯了錯,哪怕我們對這個事情根本不知情,我們也會受到處罰,甚至是加倍的。因為這是我們的團隊,團隊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問題,這是我們作為管理者的職責。
我們要從自己承擔責任,轉變到承擔團隊責任,團隊成員的個性,態度,意愿,做事風格, 都是我們要去考慮的,可能事情不一定是我們去做,但是我們一定要做管控,做要求,做指導。
另外一方面,因為團隊的事情就是我們的責任,因此我們的能力就會成為團隊的瓶頸和限制,如果我們能力無法突破,團隊水平也會因此陷入停滯的狀態。
情緒易發泄→不可以負面
在我們成為門店管理者之后,經常會遇到心情不好的時候,擔心業績完不成,擔心大客戶搞不定,丟單。擔心競品的新品和活動對我們的沖擊,挨老板的批評等,會感到失望、彷徨和不爽,但是在團隊面前,我們一定不能表露這些負面情緒,因為團隊會放大我們所有的行為和情緒。
我們沒有信心,團隊更沒信心;我們士氣低落,團隊士氣更低落。
無論何時,我們都應該在團隊面前表現出有激情、有信心的樣子。
自己的情緒只能自己消化,尤其有些工作上的事情,既無法和老板溝通,又不能和團隊談論,還不好和家庭去提及。這些事情都需要我們自己消化,所以我們需要讓自己的內心變得足夠堅強。
以上的5個變化,只有我們有深刻的理解和認知,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,找到足夠的理由支撐,才能在門店管理者的角色上做得越來越好!
(本文為建眾原創 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任何疑問,請及時聯系我們。)
推薦閱讀
文章評論
注冊或登后即可發表評論
登錄注冊
全部評論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