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11-07 17:52:56
疫情下的居家辦公,能催生哪些家居新風口?
近年靈活就業者的人數在不斷增加,截至去年底已達2億人。那么,逃離辦公室以后,各行各業的靈活就業者該如何開展事業,是居家辦公?窩在咖啡店?還是再造一個工作室,對家居行業來說,這既是風口,也是新的挑戰!
一場疫情,改變了各行各業的辦公狀態,加上隨著共享經濟、平臺經濟的普及,諸如網絡主播、文案寫手、外賣騎手等靈活就業也成為當下年輕人的就業新選擇。
這場“辦公革命”的到來,將會對整個社會的就業形態帶來哪些影響,又會為家居行業帶來哪些“新風口”,而這樣的風口,又能維持多久呢?
靈活就業催生“宅經濟”
靈活就業,一般是指以非全日制、臨時性和彈性工作等靈活形式就業的就業形態。不久前,職場社交平臺領英發布的《2022人才趨勢報告》(以下簡稱“報告”)顯示,就業市場的“靈活”趨勢在全球范圍內將持續擴大。
(圖片來源:經理人網,侵刪)
此前,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截至2021年底,中 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,其中從事主播及相關從業人員160多萬人,較2020年增加近3倍。
目前來看,靈活就業有“年輕化”和“線上化”的趨勢。一方面,加入靈活就業大軍的年輕人正在增多,特別是思維活躍、擅長創新的畢業生正逐漸成為靈活就業的主力軍。
另一方面,據《中 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2》顯示,“藍領”崗位占比達45.6%,除了網約車司機、外賣快遞員等常見的崗位外,藍領技工也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得更多工作機會。比如魯班到家就是 “零工經濟”理念的用工服務平臺,聚合了全國180多萬藍領師傅,為用戶提供全品類家居建材產品售后的同城配送、安裝、維修等最后一公里服務。
此外, “白領”崗位也在不斷增加,且線上化趨勢加強。“IT和其它技術人員”,包括編程、視頻剪輯、文案設計等,占比為18.2%;人力、法務、財務等靈活就業者約占3.2%;直播、電商等職業的占比則為0.8%。
(圖片來源:經理人網,侵刪)
家居新范式認為,靈活用工已逐漸成為了一種新的就業模式,對用人單位來說,靈活就業可以降低它們的用人門檻,對從業者來說,也獲得了更多的選擇自由,彼此都有了更多的嘗試空間和選擇機會。
目前來看,雖然國內靈活就業的人數在逐年增加,但占國內勞動者比例仍為22%左右,反觀歐美發達國家的靈活就業情況,美國去年的靈工人數占比接近40%,大部分歐洲國家則維持在30%左右。
參考歐美國家的經驗,我國靈活用工者的數量還會持續增多,且一些以前我們認為應該常駐在辦公室的崗位,諸如人力、財務、法務、專業技術人員等,在未來都有可能變得更加“靈活”。
這些專業人才或許會更傾向于選擇“居家辦公”,畢竟,“居家辦公”不僅可以節省開支和節約通勤時間,在疫情等特殊時期,還能營造一個更健康的工作環境。
家居新范式認為,“宅經濟”將會帶來更多的家居消費需求,比如簡易家具單品消費、人性化小眾家具用品設計、辦公空間的家裝需求等。
“宅經濟”將引起行業新變革
所謂的“宅經濟”,指的是在家工作兼職,同時在家消費的一種商業模式,對大多數靈活就業者來說,“家”將會以更多不同的形態,成為辦公室的替代空間,或者輔助辦公的第二空間。
在這種狀態下,人們對家的關注程度也會隨之而提高,原本在快節奏生活下不常在意的細節,也會因此而被寄予更多要求和期盼,而不同職業的靈活就業者,也會提出了不一樣的要求。
首先,不少靈活從業者是腦力勞動者,他們一旦選擇居家辦公,所要求的可就不僅是一臺電腦,而是一個舒適的辦公區域。有調查顯示,居家辦公時,近3成年輕人每天工作8-10個小時,遠比上班還多。
如何才能打造舒適的辦公空間,辦公桌椅必然是首要考慮因素。據京東銷售數據顯示,遠程辦公正在加速“辦公空間”和“生活空間”的融合,今年居家辦公電腦椅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0%。
目前,國內辦公家具按產品的檔次可以分為三大陣營,從高端到中低端的變化,是產品從原創設計、產品創新,再到性價比制勝。中高端陣營主要以國外品牌為主;中低端大眾陣營則以迪歐、華盛、中泰為代表,高性價比是主要優勢。
(圖片來源:經理人網,侵刪)
此外,針對靈活就業者的居家辦公需求,諸如“直播椅” “電競椅” “可升降書桌”這類人體工學椅也應運而生,主要面向電競圈、科技圈、主播圈等高頻久坐場景,包括美國赫曼米勒、世楷、日本岡村等國外品牌;以及保友、永藝、樂歌、網易嚴選等國內品牌。
其次,家具的顏值和舒適度也變得更重要。正是因為居家時間變得更長,對靈活就業者來說,更需要一個舒服愜意的休閑空間。另外,對于家居博主、直播博主這類職業來說,家更是有機會“出境”的空間,賞心悅目的顏值也必不可少。
近兩年,顏值消費進入了爆發階段,消費者購買家居時,不僅會考慮產品功能與價格,還會重視產品所營造的視覺愉悅感,局部美學也開始逐漸流行,比如一面墻的精美裝飾,一個角落的收藏等。
(圖片來源:經理人網,侵刪)
此外,家具的舒適度也非常重要,因此,近年功能性沙發的市場也逐漸崛起,作為沙發的一種細分品類,功能沙發具有可坐、可躺,還可以倚靠等多種體驗,能夠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體驗。
相較于國外接近50%的滲透率,當前國內功能性沙發僅有5%左右的滲透率,因此也吸引了諸多強者入局,比如芝華仕、顧家、樂至寶La-Z-Boy、趣睡、康耐登、左右等,尤其是軟體家具龍頭企業,大多在功能沙發領域有所動作,意在率先培育市場,激活潛能。
(圖片來源:經理人網,侵刪)
最后,家居定制成了大多靈活就業者的剛性需求,在不同的職業要求下,消費者往往也會對家居空間的分割提出更個性化的想法,比如適合直播行業的“電競房”;具有個性化需求的“工作間”;滿足休閑娛樂的“健身空間”“陽臺空間”“影音空間”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常規的家居定制,國內的戶外家具市場也正在被激活,受到近年露營潮的啟發,不少消費者也越來越重視陽臺空間,戶外家具的發揮舞臺也在擴大,比如酷設家居的戶外藤具、亞帝的戶外庭院等,還有針對陽臺定制的懶貓木、南北生活、奧普家居等。
蛋糕雖大,挑戰不小
可見,靈活就業對家居行業的影響存在于方方面面,但無論對垂直細分家居企業,還是綜合性家居企業而言,除了市場機遇之外,恐怕還有不少挑戰。
一方面,靈活就業概念所涵蓋的人群非常廣泛,覆蓋了不同的年齡層、性別和職業,這也要求家居企業學會更精準、更細分地與消費群體溝通,因應不同類型消費者的需求,對產品進行梳理和開發。
(圖片來源:經理人網,侵刪)
只有找準了品牌的精準消費群體,或者不同系列產品的目標客群,并扎實深入與消費者溝通互動,企業的銷售才能事半功倍
另一方面,對綜合性家居企業來說,也需要提高家居場景的融合能力。對當下的消費群體來說, “家”的定義早已不止是休息空間,但“家”又是緊密相連的整體,如何打造互相分割卻又能融合貫通的家居場景,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大挑戰。
這將更考驗定制家具企業的空間設計能力,同時,對試圖整合家電家裝家居一體化的頭部企業來說,跨界打通家電家具的場景聯動,也對家居的智能互聯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整體來看,在“宅家經濟” “靈活就業” “陽臺經濟” “戶外經濟”等概念的催生下,家居行業多個賽道都將爆發更多的機會,具備進一步拓寬的條件。
但家居新范式認為,各賽道從爆發到成熟,仍需要一定時間的孵化,并非一朝一夕之功,而且要吃下這塊龐大的蛋糕,必然不能只是某個企業·的努力,而是需要整個家居行業的協同力量,共同驅動。
(文章來源:經理人網,侵刪)
推薦閱讀
文章評論
注冊或登后即可發表評論
登錄注冊
全部評論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