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來沒有一個行業,號稱萬億的市場,頭部只有2家超過10億的營收規模;
從來沒有一個行業,出道即終局,面臨著房地產全面大潰敗;
從來沒有一個行業,80%仍然停留在農耕時代的刀耕火種,簡單的戶戶點火、家家冒煙的手工藝時代;
從來沒有一個行業,鋁材的材料屬性之大,所謂利潤就只能是加工費……
這個行業,就是門窗行業!
前段時間,我與業內大多位大咖做了多輪的深度探討。今天,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行業。
01 門窗行業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圈子,專業人才嚴重不足
早期門窗業由大多由兩類人構成:一類是材料商,一類是五金加工廠。絕大部分的創業者和老板,都是從傳統的草根開始,受系統職業訓練的少之又少,都是鄉里鄉鄰的封閉圈子。
有一個重點來了,行業的要發展,取決于投入這個行業的優秀人才、資源資金,最重要的一點,是老板的學習能力(尊重知識、尊重人才)。
近些年,定制行業很多人才紛紛涌入門窗賽道,從目前來看,結果不甚理想。有一句話說的好,何享健、楊國強沒文化,但從創業的第一天起,尊重文化。和向世界學習一切知識和經驗的勇氣。
90年代初美的學GE,華為學IBM,今天來看,他們的發展是拜師的結果。
02 門窗行業材料屬性重,品牌化是唯一正確之路
門窗行業材料屬性太重,重到所謂的門窗利潤只能是加工費。

按照熊彼特的觀點,利潤是創新之后的所得,企業只是幫社會打工而已。
以這個觀點來審視門窗行業的話,從娘胎出生之際,這一點就是明顯的缺陷。
所以,對于門窗行業,必須差異化,品牌化,才是一條正確之路。

03 門窗行業絕不是“鋁材+玻璃”
汽車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證明了一個事實,絕不是“四個沙發+四個輪子”。
定制行業一路高速發展到今天,也絕不是“板材+五金”的組合。
門窗行業更不是“鋁材+玻璃”的組合。

04 門窗品牌戰略制定之誤:搖擺、不知所云
封閉的圈子,專業人才的不足,關于這一點,從各大門窗品牌戰略的制定,就可以看出:
綜合來看,門窗行業的品牌打造,通常存在三大問題:
一、 長期在“品類”與“特性”之間長期搖擺,雖然有配稱動作,但搖擺帶來太多的時間和資源的浪費。
老板們必須要深刻理解“品類”和“特性”之間的關系。
如皇派,早些年的“高端隔音”,2021年換成了“全國領先”;而在今年4月又重回“高端隔音”,就這樣白白耽誤了3年的戰略機遇窗口期。
當然,還是要肯定這次的品牌戰略的回歸,關鍵是要堅持住。
二、 習慣創造“不明覺厲”的消費者認知成本非常高的詞語。讓戰略偏離常識,戰略一旦偏離常識,就意味著“事倍功半”。
如派雅的“深舒適”之誤,“深舒適”跟床墊行業的“舒服”特性一樣,人人都有自己的標準,很難定義!沒有標準,就很難形成品類!
戰略一定要建立在簡潔之上,越簡單越有力!關鍵是“深舒適”很難在消費者關鍵決策的名單前五,一開始就選了一個特別小的詞,對長遠來看傷害極大。
三、讓企業戰略建構在“看上去很美”的詞語上,附著在虛幻的價值之上,傳播成本非常高。
總體來講,壓根就不理解什么是戰略,什么是品牌!更不理解企業所處在周期!做一些不知所云的廣告口號。
如:
享裕安門窗:門窗里外 陪伴常在
奧朗斯系統門窗:處處恰到好處
博仕尼門窗:好門窗 沒那么貴
銘亞門窗:放心選 安心用
國華門窗:國民門窗代表品牌
門窗行業的“兩派”尚且如此,其他中小門窗企業更是可想而知,足以可見營銷專業人才的匱乏。
說到這里,筆者要對門窗行業的一些所謂專業策劃公司提出嚴正批評,手中的活兒要對得起兩個"爺":
一是“老天爺”。要憑良心做事兒,沒有兩把刷子就不要出來。
二是“祖師爺”。祖師爺的書要多讀,要不斷錘煉自己的手藝。
品牌和渠道是耐用品行業(泛家居)的關鍵能力,門窗行業的品牌,要邁向更大的成功,一定要擁有正確的戰略制定能力,戰略決定成敗,錯誤的戰略給企業帶來的傷害是極大的。
05 門窗創品牌階段的五點建議
當前門窗行業的歷史階段,創品牌階段。
對于老板和職業經理人要永遠年輕,要“懂、盯、勤”三個要素一個都不能少。
對于創品牌階段的門窗行業而言,如何破局10億“魔咒”?
1、創新能力。
熊彼特認為,有,且只有一種方式可以獲得利潤——那就是創新,創新是唯一能夠獲得利潤的渠道。
如何進行創新?在熊彼特的創新理論中,他明確地提出了五種創新途徑:
第一種創新:是創造了一個新產品或者給老產品賦予了一種新特性;
第二種創新:是創造一種新的生產方法、生產工藝,新的方法就降低了成本;
第三種創新:是采用一種新的原料或者是一個新的特性;
第四種創新:是開辟一個新的市場,這個市場之前是否存在;
第五種創新:是創造一個新的商業組合,建立或打破一種壟斷。

2、學習能力
學習能力始終是一個企業、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!老祖宗講“見賢思齊”是非常重要的。要向一切先進文化、先進生產力學習和對標。
門窗企業當前最為迫切的是如何突破10億的瓶頸,我給到的方案是可以看看歐派們在10億-20億這個階段做對了什么,從而找到自身差距。
我認為:
一是,一切知識都是舊知識。你苦苦思考的問題,很多時候別人已經碰到過,并且已經解決了。
二是,要正確看待“跟跑——并跑——領跑”這三個階段的差異。學習的根本是模仿,只要是科學,一定就有普適性的原理!(搜索微信公眾號:湯飛)
3、開放精神
封閉的圈子,亟待的是門窗企業始終保持開放的精神。
一方面是走出去,一方面是引進來,打開大門,且越開越大,才是門窗行業破題封閉圈子的應有之義。
前面所提及的皇派、派雅“兩派”之所以能從數萬家的門窗企業跑出來,很大程度跟他們打開大門息息相關。(搜索微信公眾號:湯飛)
4、尊重知識、尊重人才
中國經濟到了下半場了,紅利消失過后,企業比拼的是“人才密度”。
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觀點,這個人不適合我們企業。
要知道,打江山的時候必須要靠招攬人才!企業和空降兵之間,最好的狀態是,企業像一個模具,不管什么人才過來,通過企業的模具塑形,變成這個企業的人!
簡單而言,今天的成長型門窗企業最大的問題是,如何處理好本土文化和空降兵之間的融合問題,一方面涉及到企業的機制和管理,一方面涉及到企業的文化力和包容力。
講一個不恰當的比方,太平天國之所以失敗,就是沒有能力吸納“曾左李胡”這樣的文人階級,哪怕吸納一個,也不致于敗得那么慘。(搜索微信公眾號:湯飛)
5、價值化的能力
門窗企業制定品牌戰略的假動作、廢動作比比皆是。因此,門窗企業迫切提升的是品牌價值化能力,從過去的價格戰向價值戰躍升。
對于當前門窗企業面臨的品牌之殤,站在第三方戰略營銷咨詢的視角,我給出的建議是:
(1)戰略:找到品牌的核心價值
什么是品牌定位?戰略定位的本質就是詞語。一詞占領心智,一詞占領頭腦。
對于當前創品牌階段的門窗企業,急需回答三個課題:
a.我是誰?b.我有什么?c.何以見得?
回答了這三大問題,如何評判戰略定位是否是品牌的核心價值?
我們的戰略驗證模型可以供你作檢視:一是,匹配行業;二是,區隔行業;三是,滿足用戶需求;四是,符合企業自身的基因稟賦。
(2)戰備:圍繞品牌的核心價值構建運營戰備體系
戰略定位不僅是一個“詞語”,而是圍繞“詞語”構建一套運營的戰略體系。
如尖刀產品、渠道機會、定位公關、硬廣廣告、強勢終端、引流活動、組織執行等。
早些年,皇派為建構“隔音”的差異化價值,其中的一個大動作就是開啟了噪音日公益行動,打造了“35分貝”企業IP,堅持至今已舉辦9屆。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營銷日歷,打造品牌的“生物鐘”。
這都是皇派值得肯定、值得學習的地方。
(3)戰役:傳播戰役x營銷戰役
1年發動1-2次的傳播戰役、營銷戰役,在競爭對手出其不意的地方,攻其不備。這是戰役的核心精髓。
它考驗的是一種基于對競爭態勢、顧客認知、行業趨勢及企業優勢的綜合判斷,在動態中識別戰機、策劃戰役、調配資源的能力。
事實上,戰略、戰備、戰役也是我們總結的一套當下符合泛家居增長的方程式。戰略決定成敗,戰備決定好壞,戰役決定快慢。戰略、戰備、戰役三者互為融合,缺一不可。(搜索微信公眾號:湯飛)

最后的話
作為地產后周期行行業,紅利時代已經過去,不僅僅是定制家居,門窗行業也要告別草莽時代,也要在骨頭縫里找肉吃。
門窗行業正在進行優勝劣汰的創品牌階段,想在這場變革風暴中存活下來,就要上下求索、內外兼修,在充滿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的市場中修煉內功,在更理性的消費環境下堅持創新與服務,走上一條正確的品牌價值化之路,告別假動作、廢動作。(搜索微信公眾號:湯飛)
推薦閱讀
文章評論
注冊或登后即可發表評論
登錄注冊
全部評論(0)